全方位的網絡營銷推廣解決方案 !
在我看來的確是微信成就了自媒體,或者說,因為微信的橫空出世,讓自媒體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尤其是公共賬號這個極具個性的功能。不過從目前來看,重度依托微信的自媒體似乎正在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或許,自媒體逐漸踏入了”去微信化”的時代。
內部規則更加嚴格,今天和一個自媒體人聊天的過程中,無意聊到微信運營,當時他發來微信的一些“新規則”(也許是老規矩,但是我第一次關注,對我來說卻是新規)。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微信公共賬號行為規范中,刷粉行為、誘導分享行為以及惡意篡改功能行為等規定的亮相看似簡單,但是的確抓住了不少自媒體的痛點。至少從我看來,超過50%的自媒體都多少違反了這些規范。
更值得關注的地方在于:根據違規程度對該公眾帳號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影響到用戶體驗、可能給其他運營者、用戶及平臺造成影響....。.等)。但是評判標準并沒有明確定義,這里的意味就更多了。
想起之前一段時間,大批公共賬號在短期被封,可以清楚的看到微信方面對于公共賬號的控制。強大的控制力和監管力度,對于重度依托微信的自媒體來說無疑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很難說下一個被封的是不是你。因此從自媒體的角度,在內容合理合法的情況下,開拓更多的渠道似乎成為一個必然。
其實從目前來看,微信對于公共賬號的內容開始進行大力管制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和現象。畢竟,合理的制度對于市場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目前自媒體正處于一個火爆的攀升過程,遲早會進入洗牌階段,微信的制度,對于未來的洗牌行為來說正是夯實的基礎。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就是在微信公共賬號折疊之后,打開率下降這個不爭的事實。冒昧的請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小伙伴打開自己的微信訂閱的公共賬號,看看究竟留下了多少未讀信息?
更加強勁的外部沖擊,針對公共賬號的外部沖擊主要來自三個層面:四大門戶、科技博客和新聞類APP。
首先是四大門戶。對于門戶來說,本身就有固定的PC和Web用戶,當新聞客戶端相繼上市之后,門戶網站對PC端的影響更加深刻。道理其實很簡單,微信公共賬號發布的內容僅僅針對訂閱用戶,而四大門戶發布的內容,針對的是頻道所有用戶。
其次是科技博客,無論是虎嗅、36氪,還是鈦媒體,pingwest等科技博客,根據不完全統計,這些科技博客日均PV最少都在10萬以上。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少號稱微信上傳播幾萬甚至十幾萬的文章,我們根本從未閱讀過。相反,在科技博客中刊出的某篇文章往往會被大家熟知。
還有就是新聞類APP,例如今日頭條、扎克和鮮果。作為新聞集成類APP,同公共賬號相比在體驗方面似乎更加便捷,同時信息量也更加龐大。
另外,門戶網站、科技博客和新聞類APP,他們還有一個公共賬號不具備的優勢就是媒體轉載渠道。而這個特點也徹底將微信公共賬號的封閉性暴露無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出現前面提到的微信中號稱傳閱很多的文章,作為同樣關注行業的人卻根本沒有看到的結果。
夸張來說,微信公共賬號或許就是一個小眾游戲。畢竟,在一個封閉的圈子里,依托比較封閉的訂閱用戶,根本就無法判斷影響力。曾經有人對我說微信公共賬號影響的是意見領袖。這點我曾經非常贊同,因為畢竟有過因為影響到意見領袖而導致小宇宙瞬間爆發的公共賬號。但這畢竟是少數。也許,通過公共賬號影響到意見領袖,只是個假設而已。
我記得,從很早的博客時代開始,似乎就沒有僅僅依靠一個平臺而堅持到最后的自媒體。能讓人記住的貌似僅僅有韓寒和徐靜蕾,只不過,即使他們的博客經久不衰,也依然開通了微博。

推薦閱讀:
APP制作 |
app公司 |
app是什么意思 |
APP外包 |
app開發要多少錢 |
app軟件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