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電視觀眾數量和人均觀看時間已經開始出現下滑,而在線視頻用戶將會持續增長。在廣告收入方面,到2014年,優土、愛奇藝等視頻網站的廣告收入已經不亞于排名前五陣營的衛視廣告收入。顯然在網絡視頻和電視的廣告搶奪戰中,命運之神似乎一邊倒的站在了視頻網站這邊。
視頻廣告因其形式多樣、互動性強、可精準投放和投放效果可跟蹤監測而備受廣告上喜愛。但也正因為此,在線視頻被一大群廣告金主撲倒的同時也受到了一萬點的傷害,低質且過多的廣告嚴重的影響了用戶的體驗;同時,我們對于廣告的抗性也越來越強,打開視頻碰到廣告,要么直接靜音換個頁面等廣告放完了再回來看,要么拖到下面先看看視頻的評論,哪怕真的發呆將其看完的人,也不至于真的相信廣告內容吧。
簡而言之,想用廣告忽悠我,門都沒有。視頻網站純粹走OTV路線當"流量搬運工"這種模式已經走到了底。而在技術或者內容價值上進行突破,或許是在可見的未來能夠看的到的出路。
1、技術化路徑:粗放式投放到程序化購買
品牌學說創始人、廣告大師奧格威說過:我知道我花出去的廣告費有一半是浪費掉的,但不知道浪費掉的是哪一半。奧格威曾經說了所有廣告人的痛,但今天互聯網時代,或許這并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用戶多、影響力大的視頻網站總是備受廣告主備受親睞,因為這意味著大量的潛在用戶。但真的嗎?這些視頻用戶能成為我們的用戶嗎?顯然并不可能。
但隨著大數據及云計算的推動,在線視頻廣告投放已經可以變的更加精準。其實這種程序化購買所帶來的革命已經悄然在發生,比如我們上網的時候其實經常就能夠發現,今天網站上出現的廣告往往就是我們前幾天點查找過的某種產品。當然,數字化的廣告投放,一方面可以降低廣告上的投放成本,另一方面也會讓大大提高了廣告效果,這應該是三方都樂于看到的。
近一兩年,數字營銷公司易傳媒、品友、悠易互通、力美,億動等紛紛開始推出視頻廣告程序化購買策略的產品。而調研機構MAGNAGLOBAL數據顯示,2013年的美國廣告市場,58%的banner廣告通過程序化購買進行交易,視頻只占25%,預計到2017年banner廣告將上升至87%,視頻則將上升達到69%。程序化購買或許是未來在線視頻廣告的趨勢。
2、內容價值上的突破:從貼片廣告到原生廣告和生態營銷
相信提到廣告,沒人會說喜歡;但要提到視頻廣告,那可能更是深惡痛絕--看一分鐘視頻要忍受3分鐘的廣告,而且還盡是各種垃圾的游戲廣告。這種廣告還怎么可能說服消費者?!顯然,太多的低劣的廣告不僅會導致部分優質廣告也被錯殺,更重要的是它已經嚴重影響了受眾的體驗。
原生廣告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又一次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今年陌陌、Newbalance的微電影廣告出來的時候相信大家都被刷屏過。顯然,用戶關注的永遠只是他們感興趣的東西,特別是在這個多點式傳播的今天,壓迫式的廣告已經很難起到的效果。
無論廣告還是其它,第一重要的一定是價值、價值、價值 。維基百科對原生廣告的定義是"廣告商在用戶體驗中通過提供有價值的內容試圖抓住用戶的眼球,雖然是付費廣告但盡量做到看上去像正常內容。原生廣告強調與周圍的產品內容有機融合,這種特性在移動端體現得淋漓盡致,既不會打斷用戶與移動APP的交互,且最大程度上維護用戶體驗。
原生廣告 目前還處于紅利期,很多人都還未掌握其要領。以下三種方式的原生廣告,可以幫助大家開拓視野:微博的"達人私信推送"、微信的"所讀即所買"文章、用戶自生成的原生廣告(UGA)
其次,是生態營銷。 凱文·凱利曾指出在多屏時代,屏幕無處不在,相互依靠,屏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實際上,隨著社交化視頻的興起以及人屏之間的交互機制的進化,視頻用戶對內容和對屏幕的消費體驗也在逐步升級。
"你會因為一個視頻網站的網頁設計而成為它的忠實用戶嗎?顯然不會。所以,驅動視頻媒體時代的中軸已經發生改變,誰掌握了內容,然后誰才能掌握終端。
因此,作為在線視頻網站自身,構建一個有效的營銷生態系統,重新思考和用 戶之間的接觸點,將廣告植入到具體情景當中,這可能是未來視頻網站在和廣告商的合作中的一個重要機會。
上一篇:什么是新媒體營銷?